当下的启蒙

以下这个评论是摘抄过来的,我觉得还不错,当然 平克的这本《当下的启蒙》,我还没有读完,等读完了我再输出一篇自己的读后感。

平克的新书《当下的启蒙》里,一个主要的结论就是,从许多层面来看,我们的世界都真的变好了。

平克引用了大量数据,从 16 个方面,详细地剖析了这个世界的进步趋势。

比如说,从人类生存的基础层面来看,全球人均寿命从 19 世纪中期的 30 岁,增长到了现在的 70 岁;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,新生儿及孕妇的死亡率大大降低,儿童的营养状况得到全面提升,孩子们能受到更好的教育,受虐待的情况也少得多了;劳动阶层收入增多,工作环境普遍得到改善,退休年龄也提前了;以美国和西欧为例,1870 年的工人,平均每周要工作 60 个小时,而现在是平均 40 个小时;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,绿地面积扩大,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数量也增加了。

有意思的是,平克在书里引用了 2015 年底的一项民意调查,这项调查是在 14 个国家进行的,大的有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,小的有丹麦,芬兰等等。调查结果是,大多数人都感觉, “世界正在走下坡路”“越来越糟糕”“大不如前”。

那你看,既然平克已经从数据上证明了世界在变好,但为什么普通人的感觉,却恰好相反呢?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
三个主要原因,都与人类的心理机制有关:

1、可得性法则

这个词汇对你来说,可能有些陌生,这是一个心理学术语,它指的是,人们在判断一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时,仅仅根据某些很容易被想起来的信息、或者刺激频率比较高的信息,来“抄近路”下结论的认知方式。这种认知方式,很容易产生偏差。

2、忘恩之罪

这个词来自但丁的《神曲》,《神曲》中描绘了九层地狱,其中第九层地狱的名字,就叫“忘恩之罪”。

3、人们评判自身和世界的“双重标准”

人们评判自己和世界时,往往使用“双重标准”。简单来说,就是人们对自身的事情比较乐观,而对世界整体趋势相对悲观。

为什么会对世界趋势悲观?罗德曼在《纽约客》的这篇文章里分析说,近代以来,每当我们提到世界发展史,总是以战争作为时间结点,比如“一战前”“二战后”“ 911 事件以来”等等。这就相当于,人类在回首从前时,第一个跳进脑海里的,总是那些苦难、可怕的事件,好像整个历史就是由战争和灾难组成的。

所以,当转过头来面向未来的时候,我们难免会下意识地想,历史总是不断重演的,像这样的天灾人祸,说不定迟早还会再发生。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核武器威胁,更让人忍不住猜想,假如下一次世界大战爆发,是不是全人类都要灭绝了呢?想到这些,人们怎么可能乐观得起来?

还有一点,平克在《时代周刊》那次谈话里也说过,人们经常搞混两件事——到底是自己变得更糟了,还是世界变得更糟了?是个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,还是这个世界整体上越来越差了?所有这些认知上的偏误,都会造成人们对当今世界的偏见。

平克是这么说的:

记住你学过的数学:偶然并非世界的必然;

记住你学过的历史:今天的不满,推导不出昨天的美满;

记住你学过的哲学:我们无法从理性的角度来否定理性,或者仅仅依靠上帝的标准来判断真善美;

记住你学过的心理学:我们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,不要满足于像大多数人那样浮皮潦草。